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,下班見到孩子第一句話就是:有沒有作業,寫得怎么樣?
或許,作為家長,你這句話本是無心的,但卻折射出當下父母對孩子蒼白的愛!
試想一下,作為家長,你是否經常這樣問孩子,孩子的反應又是怎么樣的?孩子是否用沉默來回應你的提問?
針對以上問題,艾樂教育總部園長周園在近期巡園《重新認識兒童》家長見面會當中給家長一些解決技巧,今天我們也一起看看這些技巧有哪些?
在家長見面會上,艾樂教育總部園長周園提及:
懂得愛的家長,回到家看到孩子會先和孩子打招呼:“寶貝,學習辛苦了嗎?今天你累不累啊?別那么著急寫作業,陪媽媽削個蘋果吧。”孩子往往因為父母理解自己而努力,“媽媽,我先去寫完作業,你先忙你的”。
面對鼓勵和理解,孩子會為“愛”努力,如果不是為愛而努力學習的孩子,可能不是“真的努力”,隨著孩子長大很多問題會逐步顯現。
周園《重新認識兒童》家長見面會現場
不必一開始就主動去輔導孩子的作業,你可以嘗試下班之后見到孩子和孩子聊十分鐘,每次只聊4個問題:
1、今天發生了什么好玩的事?
2、覺得自己今天開心嗎?
3、今天在學校有什么收獲?
4、在學習和生活上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?
周園還深入解讀了為什么要問這4個問題:
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在調查女兒的學習環境和價值觀,了解孩子正確的社會觀;
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在激勵孩子,增加她的自信心;
第三個問題是讓孩子確認一下具體學到了什么?
第四個問題則有兩層意思,一是我很關心你,二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。
看似簡簡單單的四個問題,卻包含了道不盡的關愛。對孩子怎樣的關心反映了大人的生活價值觀,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觀,會把孩子向正面或反面的方向引導。
反之,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盡量避免以下坑:
今天是不是沒吃飽呀?
今天老師批評你了嗎?
今天有人欺負你嗎?
今天上課有開小差嗎?
今天的作業寫完了嗎?
最后,周園總結說: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,需要做的是先用心傾聽孩子的訴說,再耐心地解答孩子遇到的疑惑,這樣既能正確指導孩子,又能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學習,孩子也收獲了和爸媽溝通的快樂。慢慢地,雙方之間的溝通和表達沒了隔閡,會變的更加親密、信任彼此。
關心孩子累不累,從回家的第一句話開始!艾樂教育持續關注孩子的成長,攜手艾樂教育,共同讓孩子快樂成長!